我們都知道發動機是很多動力機構的動力來源,設備發動依靠電力通過發動機帶動,發動機的進去和沖壓的沖程使得壓力發生變化,壓縮壓力的范圍要在一定范圍之內。柴油的自然燃度可以更好的幫助壓縮達到汽油的燃燒程度。發動機如果轉速不均勻的話,很容易就會造成發動機工作的不平穩,振動大的情況。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散熱器的工作原理就先要了解發動機發動原理和產生熱量的過程。
發動機分為活塞發動機,沖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渦輪發動機。
工作過程:進氣-壓縮-噴油-燃燒-膨脹做功-排氣。
進氣沖程
進入汽缸的工質是純空氣。由于柴油機進氣系統阻力較小,進氣終點壓力pa= (0.85~0.95)p0,比汽油機高。進氣終點溫度Ta=300~340K,比汽油機低。
壓縮沖程
由于壓縮的工質是純空氣,因此柴油機的壓縮比比汽油機高(一般為ε=16~22)。壓縮終點的壓力為3 000~5 000kPa,壓縮終點的溫度為750~1 000K,大大超過柴油的自燃溫度(約520K)。
做功沖程
當壓縮沖程接近終了時,在高壓油泵作用下,將柴油以10MPa左右的高壓通過噴油器噴入汽缸燃燒室中,在很短的時間內與空氣混合后立即自行發火燃燒。汽缸內氣體的壓力急速上升,最高達5 000~9 000kPa,最高溫度達1 800~2 000K。由于柴油機是靠壓縮自行著火燃燒,故稱柴油機為壓燃式發動機。
排氣沖程
柴油機的排氣與汽油機基本相同,只是排氣溫度比汽油機低。一般Tr=700~900K。對于單缸發動機來說,其轉速不均勻,發動機工作不平穩,振動大。這是因為四個沖程中只有一個沖程是做功的,其他三個沖程是消耗動力為做功做準備的沖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飛輪必須具有足夠大的轉動慣量,這樣又會導致整個發動機質量和尺寸增加。采用多缸發動機可以彌補上述不足。現代汽車用多采用四缸、六缸和八缸發動機。
外燃機,就是說它的燃料在發動機的外部燃燒,1816年由蘇格蘭的R.斯特林所發明,故又稱斯特林發動機。發動機將這種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成動能,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就是一種典型的外燃機,當大量的煤燃燒產生熱能把水加熱成大量的水蒸汽時,高壓便產生了,然后這種高壓又推動機械做功,從而完成了熱能向動能的轉變。
燃料的位置不同也會導致發動機發力的設備所用功率上會有差別。內燃機的種類十分繁多,常見的汽油機、柴油機是典型的內燃機。不常見的火箭發動機和飛機上裝配的噴氣式發動機也屬于內燃機。不過,由于動力輸出方式不同,前兩者和后兩者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一般地,在地面上使用的多是前者,在空中使用的多是后者。當然有些汽車制造者出于創造世界汽車車速新紀錄的目的,也在汽車上裝用過噴氣式發動機,但這總是很特殊的例子,并不存在批量生產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