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翅式散熱器有著怎么樣的發展歷史呢?從剛開始的發展到現在的廣泛應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結構緊湊、輕巧、傳熱效率高是它的優點,也是收到廣泛應用的原因喔!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板翅式散熱器首先在航空工業上被采用,它結構緊湊、輕巧、傳熱效率高等特點引起了研究人員和設計工作者的興趣。隨后在制冷、石油化工、空氣分離、航空航天、動力機械、超導等工業部門得到廣泛應用,被公認是高效新型換熱器之一。
1942年,美國的諾利斯首先進行了平直翅片、鋸齒翅片、波紋翅片、釘狀翅片的傳熱機理研究,找出幾種主要翅片的摩擦因子(f),傳熱因子(j)與雷諾數(Re)的關系,為以后的研究與設計奠定了基礎。
1947年美國海軍研究署、船舶局、航空局合作在斯坦福大學擬定了系統的研究計劃并擴大了研究范圍。
板翅式散熱器發展中另一方面是制造工藝,對于結構復雜、隔板和翅片又很薄的鋁合金釬焊工藝掌握是在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又曲折過程,在突破許多關鍵技術后才達到今天的水平。現在國外板翅式散熱器最高設計壓力可達10MPa以上,最大芯體尺寸(L×W×H)6000~7000×1200×1200mm,重達10噸以上,可以有十多種流體同時換熱。
我國是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板翅式散熱器試驗研究,70年代初期自行開發成功,并首先在空分設備上得到應用。90年代初,杭氧廠引進美國S.W公司大型真空釬焊爐和板翅式散熱器制造技術,板翅式散熱器生產在我國得到飛速發展。現在已在空氣分離、石油化工(乙烯、合成氨、天然氣分離與液化)、動力機械及航天(神舟號飛船)等工業部門得到廣泛應用。并有部分出口國外(美國、加拿大等國)。
近十年來,我國板翅式散熱器生產發展很快,設計和制造技術也較成熟,已在空氣分離、石油化工、動力機械及航空航天等上業部門得到廣泛應用,并有部分出口國外。
每一個機械的發展都是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沉淀下來,得到廣泛的應用,板翅式散熱器的發展就是這樣的代表。想了解更多有關板翅式散熱器的相關內容的話,可以一直關注我們的網站喔!